本微塘 > 杂谈 > 正文

​上过天,炸过地,哥斯拉也呼来喝去。这样的男人才配称作奥特之父

2025-07-17 02:54 来源:网络 点击:

上过天,炸过地,哥斯拉也呼来喝去。这样的男人才配称作奥特之父

说起真正的"奥特之父",他就是圆谷英二。

圆谷英二与“亲儿子”赛文奥特曼

1901年7月7日,圆谷英二出生在日本福岛县须贺川市。幼年丧母的圆谷英二由于缺少父爱,从小便喜欢一个人独处。

圆谷英二15岁

在独处的时间里他总是看着天空、大地、植物、动物天马行空地幻想有趣的事情,并用各种零碎物件模拟出各种东西和场景。然而最吸圆谷英二的还是无边无际宽广自由的天空。

憧憬天空的圆谷英二最初的理想是成为一名飞行员去比天空更远的地方看一看。

圆谷英二在飞行学校

想上天的圆谷英二

然而刚考上飞行学校,圆谷英二所在的飞行学校唯一一架飞机坠毁,最好的飞行教官也因坠机身亡,飞行学校被迫关闭。

圆谷英二不得不放弃亲自冲上云霄的梦想,而世界上从此有了一名杰出的特摄导演。

圆谷英二"混入"电影圈是以电影摄影的身份。而进入电影圈的契机竟然是饭桌上的一次吵架斗嘴,在双方都有些醉意的情况下会摄影(拍照片)在东京电视大学上过学上过天的圆谷英二就稀里糊涂地进入电影公司担任摄影。凭借小时候拥有的制作场景模型的天赋和飞行员所具备的敏锐观察力和洞察力,圆谷英二开始在电影摄影中大展宏图。

圆谷英二与黑泽明同框

在此我想起某位画面拍得很美却往往不知所云的导演。

对于出生在那个年代的圆谷英二来说,虽然没有亲身在前线参加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圆谷英二还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唤醒了美国这一世界最强军事力量,日本当局为了向日本民众灌输战胜美国轻而易举的观念强迫日本的电影公司拍一些带有明显意图的电影,而圆谷英二作为摄影和特摄指导将微缩模型与真实的火光爆炸效果融合将《南海的花束》、《夏威夷大海战》、《加藤准战斗队》等抗美神剧拍得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南海的花束》电影海报

《夏威夷大海战》电影海报

《加藤准战斗队》DVD封面

让日本群众相信战胜美国如同探囊取物般深信不疑。战后,由于圆谷英二在战时的"种种罪行"被美国驻日司令部全面"封杀",所以1945年到1949年期间圆谷英二的作品为空白。

拥有了这段"悠长假期"的圆谷英二并没有使自己的脑子也闲下来,眼看着将进入天命之年总不能老是为别人打工吧。在战争期间看着作为侵略国日本的各种罪行以及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爆炸后的重大伤害,圆谷英二忽然明白了和平的真谛也看透了战后所谓美日亲善虚假和平的脆弱,一旦时机成熟他就要自己的这一想法融入到一部有自己印记额电影中。1953年在拍摄《太平洋之鹫》这部反思二战电影时,圆谷英二与导演本多猪四郎"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本多猪四郎在之后也经常为圆谷英二的电影及电视剧《奥特曼》系列担任导演。

《太平洋之鹫》电影画面

本多猪四郎(左)和圆谷英二(右)

1954年一部带有鲜明圆谷英二色彩的电影《哥斯拉》诞生。

对圆谷英二俯首称臣的哥斯拉

哥斯拉破坏东京

初看是受核辐射影响原始恐龙巨大化袭击人类后被消灭的故事,实际影射的国家和内容十分明显。讽刺的是这部电影所影射的国家在引进这部电影后大受好评,引发了一场怪兽电影热。圆谷英二的演员+皮套+微缩模型的拍摄手法从此风靡世界。

哥斯拉与演员

哥斯拉皮套演员

微缩模型与哥斯拉

不管影视发展到如今特效如何发达,原汁原味的皮套怪兽和奥特曼还是让人觉得那才是正版的。

《哥斯拉》之后的近十年成为圆谷英二带着他的特摄团队磨练技术积累经验和资金的年代。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受经济发展及人口红利的影响,电视开始进入日本日常百姓家,电视逐渐取代电影院成为许多日本人的新娱乐方式。

1963年圆谷英二正式脱离东宝电影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圆谷公司。

圆谷公司旧址

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后"UTRLA C"这个词火遍日本。

UTRLA C

UTRLA C

一开始是形容体操超高难度的动作,后来任何词加上UTRLA这个前缀后都变得非常时髦,与曾经风靡日本的"电气"前缀不相上下。

圆谷英二抓住这三个契机和10度年的磨炼,将原先需要在电影院中观看的怪兽电影《UNBALANCE》改名搬上电视机。1966年1月2日28集的科学空想特摄电视剧《UTRLA Q》(《奥特Q》)开播。

《奥特Q》

这一波神操作为圆谷英二公司带来了空前的财富和声望。

然而圆谷英二老爷子此时的想法只有自己最初的理想和拍出不同于怪兽电视剧的更好电视剧。从此一个来自于比天空更遥远的地方的英雄来到了地球。

初代奥特曼

《UTRLAMAN》(《奥特曼》)由此诞生。

《奥特曼片头》

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重温一下《迪迦奥特曼》第49集《奥特之星》。

再次观看会非常有趣。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