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塘 > 杂谈 > 正文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谶语

2025-07-19 05:20 来源:网络 点击: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谶语

谶是古代巫师、方士编造的预测吉凶的隐语,后来逐渐演变为在庙宇或者道观中求神问卜,《说文解字》中记载:谶,验也。在古代往往成为一种政治预言,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造势。

本期给大家介绍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谶语。

1.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灭六国时,楚国的抵抗最为顽强,逼得秦国出倾国之力再次出征才拿下楚地,在楚人看来,楚怀王被背信弃义的秦国扣留,如今又亡了楚国,对秦国的怨恨深入骨髓,因此楚南公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陈胜吴广起义时,借用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自称“张楚”,首倡义旗。而最终灭秦的主力军项羽也是楚国贵族出身,亡秦必楚的谶语算是应验了。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2.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求长生不死,派方士卢生出海寻找蓬莱山。卢生回来后,向秦始皇表示未能找到不死之药,却拿到了一本“仙书”,书上写着一则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看到后,认为谶语中的“胡”是指匈奴,乃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以绝亡秦之患,又修筑万里长城,以防胡人南侵。秦始皇死后,李斯等人擅改遗诏,拥立秦始皇少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秦二世暴虐无道,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亡秦者胡”的中的“胡”竟然指的是胡亥!

《史记·秦始皇本纪》: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3.大楚兴,陈胜王

秦末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时,故意在夜晚时,把灯火放在庙宇的竹笼中,使其若隐若现,并装狐嗥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声音,使人以为神明显灵,给起事做舆论铺垫。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东汉末年,因朝廷和地方政令混乱不堪,农民生活困苦。有见及此,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于魏郡,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外传教。因此,追取的信徒愈来愈多,甚至高达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大州,几乎占了当时全国的四分之三。许多人为了投奔张角,不惜变卖家产,千里迢迢,争先恐後,沿徒挤得水洩不通,据说半途被踩死就有万多人。

张角在民间活动十多年,有三、四十万人加入,张角见信徒渐多,便创建了“黄天泰平”,又称“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称“大贤良师”,他把势力范围分三十六区,称为“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推一个领袖,全由张角控制,反抗汉室之声日盛,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鼓舞农民起来推翻东汉王朝的统治。

张角死后,黄巾起义军逐渐势弱,随后被东汉朝廷扑灭,但黄巾起义严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一般认为是汉末乱世的开端。

5.代汉者、当涂高也

代汉者,当涂高也。是历史上很有争议,也流传很广的一句谶语。两汉的时代,汉武帝就感叹过“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汉末的袁术认为“吾字公路,正应其谶”,于是率先称帝。

曹魏取缔汉朝时,也以“魏”为宫阙之高来诠释符合“涂高”谶语,可见当时谶语对法理的影响有多大。

6.女主昌

贞观二十二年,金星多次在白天出现,李世民让太史令李淳风占卜,占卜结果显示:“女主昌。”李世民当时没太在意,因为当时,“女人称帝”话题,如同“太阳从西边出来”一样可笑。过了不久,李世民读一本叫《秘史》的小册子,《秘史》说:“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所谓三人市虎,同样的预言李世民听了两次,不能不在意。所以《资治通鉴》记载:“上恶之。”

一次宫内大宴群臣,行酒令,要求群臣以乳名相称呼。到李君羡,李君羡小名五娘,李世民大笑,他说:“有你这样强健的姑娘吗?”群臣也哄堂大笑。笑过之后,李世民突然想起,李淳风挂言“女主昌”,李世民认为应该是一个名字里有女性特征的男人。李君羡小名五娘,此一验也;“唐三之后,武氏有天下。” 君羡为左武卫将军,封地武连县,是唐武定人,而且他的工作岗位又是在玄武门,此二验也。李世民越想越觉得后背发凉。所以宴会之后,《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深恶之。”没多长时间,李世民找了一个理由,贬李君羡为华州刺史。到华州后,李君羡与一个叫道信的布衣,交上了朋友。道信这个人,好佛,练习过气功,会气功里的辟谷术。《资治通鉴》记载:“有布衣道信,自言能绝粒,好佛法,君羡深敬之。”御史说李君羡与妖人通,想谋反。李世民查都没有细查,就诛灭了李君羡和他全家。

但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女主”竟然真是是女主,唐朝差点真的三代而亡。

本期完结。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史记》

图源网络,侵删。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