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塘 > 杂谈 > 正文

​尚之信降清-一场极致骑墙下的闹剧

2025-07-30 04:12 来源:网络 点击:

尚之信降清-一场极致骑墙下的闹剧

康熙十五年形势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十月,耿精忠在福州正式降清,正式拉开了三藩之变东南战局的总崩溃。

原清廷三藩中,尚之信反清本就是私怨之下的一时激愤,其本意就是利用吴三桂势力夺回原本属于他的平南王世子之位,并不是真心反清,从他在广州发动兵变只是放炮将清军驱逐出广州、放清军安然退出广州北门之事就能初窥端倪。而尚之信在反清后面对吴三桂催促出兵的要求始终置之不理,因此在尚之信反清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所做的一直就是据广州之地骑墙观望,未对抗清大局产生一丝一毫影响。纵观整个三藩之变期间,尚之信对抗清所做的贡献不要说与吴三桂、耿精忠、郑经、王辅臣这些顶尖势力相比,就是与吴之茂、谭弘、杨来嘉、马雄、祖泽清、刘进忠这些次一级的小势力也比不上。故此,清廷把尚之信列为三藩之一颇有些名不属实。

其实吴三桂对尚之信的想法也颇为察觉,因此他本人在尚之信反正后,并没有兑现诱使尚之信反清时让其承袭王位、世守广东的承诺。只授予尚之信“辅德公”爵位,后来见尚之信忿忿不平,担心生出事端,吴三桂不得已之下才遣人授其“辅德亲王”爵位。但是因为吴三桂一向颇为厌恶尚之信暴虐,所以对尚之信“封拜皆草草”。而尚之信也对尚、郑议和之时,吴三桂强迫自己让惠州于明郑之事耿耿于怀,就此双方埋下不和的种子。不久,吴三桂急于在江西打开局面,

影视剧中的吴三桂

于是“屡胁之信出庾岭”,但是尚之信却不愿意出兵与清军直接交战,于是“贿以库金十万”用来代替出兵。尚之信种种表现最终使吴三桂意识到,广东战场可能发生变故,于是遣吴周怀宁公马雄(原清廷广西提督)驻扎在三水、肇庆一带,监视尚之信。又以吴周亲军宣威将军董重民代替金光祖为两广总督、云南布政使冯甦代替佟养矩为广东巡抚,想要将广东民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来慢慢架空尚之信。而尚之信也明白此时形势比人强,于是一面做出一副天天饮酒,不问政事的模样,用来麻痹吴三桂,一面再向吴三桂输饷三十万,继续换取己方不用出兵与清军交战。但是吴三桂却以广东富庶为由,向尚之信要求协饷百万。同时吴三桂派到两广的总督董重民也眼馋尚氏丰厚财产,想要夺走尚氏产业中获利最多的盐业,吴周上下的贪得无厌使得尚之信内心十分后悔请吴军入广东,

康熙十五年三月,清廷康熙皇帝在闻听广州兵变、尚之信已反的消息后,连连传诏至江西前线。命令江西战场的简亲王喇布派遣礼部尚书哈尔噶齐、江宁将军额楚等迅速攻取吉安,由江西进入广东,与退出肇庆的镇南将军舒恕等合兵平定广东。得到这一消息的尚之信甚为不安,再加上反清后与吴周上下一系列旧怨,尚之信心中慢慢开始有了归清的念头。

影视剧中的尚之信

等到这年十月,三藩中另一藩王耿精忠因内外交困而降清后,尚之信再也坐不住了,在同年十二月效仿耿精忠遣人赴江西清廷简亲王喇布军中奉表请降,喇布随即将此事奏请康熙帝知晓。不久康熙传诏给尚之信,允诺赦免其和麾下文武官员一应罪责。并表示“倘能相机剿贼,立功自效,仍加恩优叙。尔当益竭悃诚,勉图后效,以副朕始终曲全朕意。”

尚之信在广州接到康熙帝诏书并获得既往不咎的承诺后,决定先剪除吴三桂在广东的势力再投降清廷。于是尚之信先与原两广总督金光祖和吴三桂派往广东的巡抚冯甦等人利用吴周两广总督董重民属下兵丁因缺饷发动兵变擒获董重民和吴周副将雷孚言,随后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五月四日在广州率文武官员正式剃发降清。又遣其弟副都统尚之瑛赴韶州迎清军镇南将军莽依图所部入广州,同时击败了吴三桂任命的顺德水师总兵、定海将军谢厥扶迫使其逃入海上。

同年五月十九日,收到尚之信、金光祖投降清廷的消息后,原清廷高雷廉总兵、吴三桂表弟祖泽清也献高、雷、廉三州降清,并诱捕兵败来投的谢厥扶。五月二十九日,与雷州隔海相望的琼州也在总兵官佟国卿的率领下剃发降清。

此后不久,投降明郑的碣石总兵苗之秀、潮州总兵刘进忠也迫于形势相继归降清廷,清廷在广东局势逐渐大好。

康熙十六年局势

六月,明郑驻守惠州的右武卫总兵刘国轩鉴于潮州已经降清,其所部与福建明郑主力的联系已经断绝且面临着被清军合围的危险,于是率主力航海返回漳州,清军因刘国轩善战之名也不敢贸然追击。留守惠州的明郑右提督中镇总兵陈琏则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投降清廷,至此明郑在广东所据潮、惠两府之地尽皆丢失。此时,除去仍为明郑据守的粤东沿海岛屿外,广东地区基本都被清军收复。

清军平定广东后,康熙为稳定当地局势,下令由尚之信承袭平南亲王位,对于重新降清的广东巡抚冯甦、广东提督严自明、高雷廉总兵祖泽泽、碣石总兵苗之秀、琼州总兵佟国卿、潮州总兵刘进忠等人也各令他们以原职驻守地方。同时又令尚之信配“奋威大将军”印、尚之孝配“宣义将军”印、刘进忠配“征逆将军”印分别协同清军平定广西、福建。

三藩之变中广东战场

三藩与清廷的战事进行到此时,吴三桂的两大侧翼战场中的西北战场已经先于东南平定,如今随着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又次第平定,清军进军广西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康熙下令清廷镇南将军莽依图、平南亲王尚之信、高雷廉总兵祖泽泽等人各率本部迅速进入广西,配合挂“征蛮灭寇将军”印的广西巡抚傅宏烈平定广西地方。

其实早在尚之信上表请降之初,康熙皇帝就命简亲王喇布、安南将军舒恕等人对孙延龄、马雄、线国安进行招抚。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三月,康熙帝在得知孙延龄和其妻孔四贞一直有投降清廷之意后,再次命理事官麻勒吉赴简亲王喇布军中负责招降广西众将。

然而不同于招降福建、广东两省的一帆风顺,清廷在广西的招抚一直起起伏伏,战事更是绵延到吴三桂死后的吴周洪化二年(吴三桂之孙吴世璠继帝位后年号,即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才彻底平定,期间清廷广西抚蛮将军孙延龄、原任广西巡抚马雄镇、现任巡抚傅宏烈更是相继殒命于吴周之手。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