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塘 > 杂谈 > 正文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灵内画

2025-09-07 22:29 来源:网络 点击: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灵内画

“内画”是我国汉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艺术家们往往以玻璃、水晶料为壶坯。作画时,其状态是气收于丹田之中,力发于手腕之上。精细之处非目力所能及,可谓鬼斧神工,创造了奇特瑰丽的艺术珍品,被外界认为不可思议现代内画艺术源于京派,分为京、冀、鲁、粤、秦五大流派,广灵内画以其构思新奇、意境高雅、勾勒清晰、协调雅致、布局严谨得当、画面高雅清秀及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自成一派。

省级“非遗”——广灵内画艺 术 特 色

广灵内画,从艺术上说,山水灵动、人物鲜活、意境高雅;从外观来看,设色古朴、勾勒清晰、书法隽秀。作内画时,将探针一样的勾笔从扁型小壶直径仅绿豆大小壶口伸入,用反向落笔的技法在只有方寸的壶壁上描绘丹青。由于壶壁窄小又不太透明,几乎属于盲画,因此绘出精美绝伦的画面并非易事,正因为内画创作有一定的难度,作品精美绝伦,因此才被称为“中华一绝”,这也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省级”非遗“——广灵内画历 史 传 承

内画源远流长,上溯历史,清乾隆时期,有一囚犯在狱里吸鼻烟时用专用的小勺,通过反复地挖残留在瓶壁上的烟沫时,无意从刮出的痕迹中却惊奇地发现一幅像“兰草”样的图案映入眼帘。从此,就这从小小无意发现中通过历代人的不断研究发展,便形成了山西及其京、冀、鲁、粤的内画艺术。它发祥于清嘉庆年间,早在19世纪末,欧美收藏家就开始收藏鼻烟壶。1968年,美国中国鼻烟壶协会成立,后更名为国际中国鼻烟壶协会,这是当代第一个颂扬鼻烟壶收藏家和发表鼻烟壶学术文章的协会,其会员遍及全世界。东南亚地区则在1989年以后出现了收藏鼻烟壶的热潮,日本也相继成立了鼻烟壶爱好会,由于文化差异小,对鼻烟壶更是宠爱倍加。

1996年,国际中国鼻烟壶协会在北京召开年会,标志着鼻烟壶在大陆收藏热的正式开始。于此同时,中国嘉德开始了对鼻烟壶的拍卖,北京瀚海甚至举行了第一次鼻烟壶专拍。从此以后,全球各大拍卖行、收藏家开始关注鼻烟壶市场,鼻烟壶的市场价格便以较大的幅度上涨。收藏当代内画鼻烟壶赝品少,价位相对较低、体积小,便于收藏。这些都是内画鼻烟壶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广灵内画创始世家第四代传承人张建宏创作的《水神堂》《北岳恒山》《云冈大佛》《金陵十二钗》《高山流云》《映山红》《三阳开泰》等内画作品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与追捧。

2011年7月,广灵内画作品入展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其中《映山红》作品并被收藏。2012年9月,广灵内画被列入《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7月作品入展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大会,《北岳恒山》、《云冈大佛》荣获铜奖;2013年作品《百子图》被新加坡友人收藏。2014年5月,广灵内画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7月,《百子图》被新加坡友人收藏,2015年3月,成立建宏内画文化艺术公司,2016年其作品《熙凤弄权》《三阳开泰》《岁寒无异心》等作品,被山西省青龙古镇博物馆作为珍品永久收藏。2017年8月,在受世人瞩目的“广灵县首届湿地文化节民俗文化”活动展演现场以精美的展品、精湛的技艺获得各级领导以及八方游客的称赞叫绝;2017年10月,广灵内画传承人张建宏先生接受国际鼻烟壶协会的邀请,前往英国伦敦参加了世界鼻烟壶交流大会,与世界各国人士广泛交流,宣传广灵内画鼻烟壶艺术,陈列展出的优秀作品受到世界各国专家人士的一致好评。先后,有《人民日报》、人民网、山西新闻网及大同电视台、黄河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及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栏目组等媒体的进行采访报道,名声远播海内外。

2017年12月23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孕育发展的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将切实贯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保护传承的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门类的保护传承和振兴措施,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政策体系。建立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动态管理机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程和项目的绩效评估机制……

近年来,广灵内画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文化系统的全力保护下,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方面,不断发展,以其细腻、严谨、精微及通俗的表现形式为世人所熟知。一些代表新作的理念正在形成,旗帜鲜明反叛内画民间工匠传统,以现代人的艺术语言诠释新内画,潜心研艺,不断求变。以自由的创造精神打破内画抄袭摹仿和庸俗化的现状。使其这一精美绝伦的民俗文化更加奠定了它“中华一绝”不可撼动的地位。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