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塘 > 杂谈 > 正文

​33岁女博士闫宏微|赴美抗癌,花光积蓄以为得救,回国复查后崩溃

2025-08-26 06:44 来源:网络 点击:

33岁女博士闫宏微|赴美抗癌,花光积蓄以为得救,回国复查后崩溃

文案|水生烟客

编辑|水生烟客

前言

“我的癌细胞,你要是真聪明,就别长太快,否则咱俩都得死。”

2019年的纪录片《人间世》中,讲述了33岁女博士闫宏微的抗癌之路。

2017年闫宏微被查出患有“三阴性乳腺癌”,她满怀对生命的渴望,与命运殊死搏斗。

为了活命,闫宏微远赴美国顶级肿瘤医院治疗,花光了全部身家,好在她从美国得到病情好转的消息。

可当她回国之后,命运却给她开了个玩笑,将她的坚强彻底击垮。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后来苦命的闫宏微有没有活下来?

一、奋斗来的幸福,全被病魔摧毁

闫宏微的前半辈子,算得上是顺风顺水。

1984年闫宏微出生于山西的一个小城市,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考到了南京理工大学。

在大学里,闫宏微邂逅了自己未来的丈夫——吴载斌。

闫宏微长相清秀,性格活泼,吸引了老实憨厚的吴载斌,文科女与理科男的爱情朴实而又平淡,他们一起朝着幸福的方向前进。

毕业后,闫宏微选择继续深造,考上了研究生,并准备在三年后攻读博士学位。

那时的闫宏微,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学业与爱情都没有辜负她,人生也是她想象中的样子。

2011年,闫宏微博士毕业,她与男友吴载斌来到上海打拼,闫宏微成了上海一所高校的老师,吴载斌当起了工程师。

次年,他们结束了8年的爱情长跑,走进了婚姻殿堂,靠着贷款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两个人勉强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婚后生活也十分甜蜜,两人相敬如宾,偶尔会在周末晚上,去外滩边吹吹风,看看这城市繁华的夜景。

2014年,闫宏微生下了一个女孩,感动不已的吴载斌为女儿取名“吴思妍”,意思是思念闫宏微。

可闫宏微完全没有想到,丈夫取的这个名字,会让她以后陷入无尽的后悔。

2017年的一次单位体检,闫宏微查出乳腺方面有些问题,医生建议她去大医院复查一下。

闫宏微心里有些惴惴不安,瞒着丈夫独自去了医院检查。

那一天,是许多人生命中稀松平常的一天,也是闫宏微人生彻底被摧毁的一天。

医生告诉闫宏微,她患上三阴性乳腺癌,已经发展到三期了。

更让闫宏微崩溃的是,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凶险的一种,治疗难度最大,治愈成功率在全世界也只有11%。

闫宏微始终不敢相信这个结果,她才30多岁,还有大好人生,女儿也才3岁,需要自己照顾。

在此之前,除了胸部有些疼痛之外,她一直很健康,没有任何不适,怎么就得乳腺癌了呢?

二、日复一日的化疗,癌细胞依然顽固

闫宏微花了很长时间,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可在打电话告诉丈夫的那一刻,她所伪装的坚强瞬间倒塌。

她痛哭流涕,说着自己不想死,丈夫吴载斌楞了半刻,强撑着安慰妻子,鼓励妻子去治疗。

夫妻俩互相说了好久的话,最后却陷入了无尽的沉默,他们明白,与癌症对抗,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与金钱。

闫宏微咬着牙与丈夫发誓,自己一定会努力治疗,也许自己就是那11%的幸运儿。

接下来的日子,闫宏微与吴载斌成了医院的常客,一周一次化疗 ,42天一次复查,一年中的50多个星期,闫宏微有36个星期都在化疗。

随之而来的是难以言说的痛苦,大量掉头发,频繁呕吐,让她的脸上毫无血色,就连指甲都因为化疗而腐烂。

在日复一日的折磨中,闫宏微有些恍惚,她不知道这个过程,到底是在求生还是在赴死。

而更让闫宏微绝望的是,多次的复查想显示,化疗竟然对她的癌细胞完全没有效果,她苦笑着对丈夫说:

“我打了那么多化疗药,血管都快打没了,太神了,不愧是我的癌细胞。”

化疗没有杀死癌细胞,它们反而愈发猖獗,开始在闫宏微脆弱的身体里扩散,很快就转移到了肺部。

此时,医生不幸地告诉闫宏微,全世界范围内能够使用的有效药物,全都用在闫宏微身上了,可还是不行。

听到这个消息,丈夫吴载斌面如死灰,闫宏微则目光呆滞,她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是继续无望的治疗,还是就此放弃?

那段日子,闫宏微整日消沉,如果说之前还存留一线希望,但现在已经完全无路可走。

甚至在每晚的睡梦中,闫宏微都找不到活路,属于她的那盏光彻底熄灭了。

与此同时,闫宏微的这场大病,也给这个幸福的小家蒙上一层阴霾。

丈夫吴载斌像被抽走了精气神,只是无助地对家人说:

“一开始,我们有个小家挺好的,可后来走着走着,她突然掉水里了。”

说完,吴载斌掩面无助地哭泣起来,这时,一旁三岁的女儿走过,着急地询问爸爸怎么了。

吴载斌赶忙擦掉眼泪,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可小女儿真的感受不到家里的变化吗?她虽然年纪小,但看着整日愁眉苦脸的爸爸妈妈,心里也有些害怕。

闫宏微看着可爱的小女儿,心里不是滋味,她不愿意让孩子没有妈妈,她要活下来看着女儿长大。

在这绝境之中,闫宏微想要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把自己从泥沼里救出去,而这根救命稻草,还真让她找到了。

闫宏微在一次复查中,听患癌病友谈起美国休斯敦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世界顶级的肿瘤医院,其中五分之一的患者是中国病人。

得知这个消息,闫宏微欣喜若狂,或许去美国,她还有一线生机。

三、为求一线生机,赴美治疗

在生死关头,那些重病患者的家人,大多数想的只有一件事,就算治不好,也要不留遗憾,闫宏微的家人也是如此。

这次去美国,闫宏微举全家之力,总共凑齐了2万4千美元,折合人民币16万美元。

因为害怕准备的费用不够,闫宏微想要卖掉房子,背水一战,但她的妈妈表示,我们在后方支持你,你先去看,先别操心钱的事。

听到妈妈做自己的后盾,闫宏微眼红地点点头,她和丈夫开始筹备申领签证的事情。

2018年1月,经过日夜的面试练习,闫宏微和丈夫来到了美国驻上海总领事签证中心。

那天还未出腊月,依然是寒风瑟瑟,久未打扮的吴载斌穿了一件十分单薄的风衣,他认为这是自己最帅的一件衣服,期待能给签证官留个好印象。

在漫长的等待过后,夫妻俩得到了好结果,去美国的签证通过了,接下来就可以去美国治病了。

但在去美国之前,闫宏微还有一件事要做——给女儿改名。

说起给女儿改名,闫宏微有些不好意思,她自己是一个教马克思的老师,在面对生死时,竟然也开始迷信了。

女儿的名字叫思妍,闫宏微觉得有些不吉利,如果自己不幸去世,那女儿对自己就真的只剩思念了。

因此,她和丈夫来到户籍室,将女儿的名字改为“吴怡臻”,也许这样,闫宏微的心里能有些安慰吧。

就此,一切准备就绪,把女儿送回山西老家后,夫妻俩就踏上了去美国的飞机。

十几个小时后,两人到了安德森癌症中心。

进入医院,闫宏微觉得有些恍如隔世,与国内肿瘤医院哀嚎遍野的场景不同,这里就像一个大型疗养院。

医院里很安静,到处都是各种休闲设施,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祥和,努力给病人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闫宏微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该去向何处,跟着医护人员去做了例行检查。

可让两人没想到的是,只是简单检查,就需要花去2000美元,他们终于明白病友口中的那句话:

“如果没有保险,在美国看病就是天价!”

但高昂的治疗费用没有打倒两人,他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于是,吴载斌咬咬牙,交齐了检查和面诊费用,随后便收到7天后面诊的通知。

迫于无奈,夫妻俩只能选择在医院附近租房,省吃俭用地过活,住着最便宜的房型,吃着临期食品,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就这样,两人捱到了第7天,他们终于见到面诊一小时694美元的医生。

幸运的是,闫宏微久违地听到了好消息。

医生认为,通常患有三阴性乳腺癌的病人,如果经过这么多次治疗,情况会比闫宏微严重许多,或许闫宏微的情况有变。

闫宏微和丈夫喜极而泣,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接受了医生要求做“肺部穿刺”手术的提议。

不过,美国的治疗节奏实在太慢,闫宏微的穿刺手术被安排在10天后。

正当他们为日益干瘪的钱包着急时,医护人员又告诉他们一个坏消息,账户余额不够了。

闫宏微和吴载斌被吓到了,他们只是做了一个小检查,账户怎么就没钱了?

在跟医护人员交涉后,他们才知道,在国内自费只需5000元的穿刺手术,到了美国,费用竟然高达2万美元。

此时,他们的钱已经不够了,迫于无奈,闫宏微只能给家里打去电话,又找亲戚朋友凑了一笔钱,终于做上了穿刺手术。

随之而来的,又是十几天的等待和应接不暇的医院账单。

此时此刻,闫宏微和丈夫终于选择直面这个残酷的事实,在这里,他们根本治不起病。

在来到美国的第39天,闫宏微和丈夫决定回国治疗,因为除了回国的机票钱,他们已经身无分文。

可就在离开的前一天,医院方突然发来了邮件,内容表示,闫宏微肺部转移的病灶,雌激素受体显示阳性,也就是闫宏伟的病情正在好转。

主治医生建议他们放弃化疗,选择比较温和的内分泌疗法。

那一天,闫宏微和丈夫窝在出租房简陋的厨房里,一碗面都吃地格外香。

四、命运再次给她判了死刑

人生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灾祸还是幸运。

得知这个好消息,闫宏微和丈夫兴奋地回到国内,又拼命地到处借钱,来到知名肿瘤医院治疗。

由于美国的检查结果推翻了之前的诊断,医院为了保险起见,对闫宏微做了全身扫描。

闫宏微坚信,死神已经放过她了,这一次,她一定会好起来。

然而,天不遂人愿,这一次的检查却把闫宏微推向更可怕的深渊。

全身扫描的结果显示,闫宏微的癌细胞在持续恶化,肺部的病灶超过3个,依然呈现阴性。

这说明,闫宏微在美国的检查并不全面准确。

面对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闫宏微依然心存侥幸,她宁愿相信对自己有利的那一个,也不愿面对自己无力回天的现实。

因此,闫宏微开始使用美国医院推荐的靶向药物博西尼。

博西尼每盒的价格在三万元,一盒只有21粒药,平均每粒药要话费1400元,而一疗程就要三盒的量,闫宏伟和丈夫狠心买了三盒,花费9万元。

吃着价格高昂的的药物,其实闫宏微心里没底,她把女儿接回来,想要多陪陪女儿。

许久未见的女儿,还是粘着闫宏微,要给她看新买的小金鱼,闫宏微不舍地看着女儿,温柔地跟她聊天。

然而没过多久,那条小金鱼不知怎么的,就突然死掉了。

吴载斌陪着女儿,在公园里挖了个坑,让小金鱼入土为安。

女儿有些担心地问爸爸,小金鱼宝宝会怎么样,爸爸耐心地告诉女儿:

“小金鱼宝宝死了,它会被埋在土里,永远沉睡,再也不能动了。”

这是女儿人生第一次的死亡教育,或许吴载斌也是借此,给女儿打了次预防针,因为闫宏微的身体状况已经每况愈下。

吃靶向药的第二个月,闫宏微做了第六次复查,血小板不高,血红蛋白正常,闫宏微欣喜地觉得药物起作用了。

可是,命运却再一次给她判了死刑。

当闫宏微拿着报告,找医生面诊时,医生却告诉她,靶向药对她同样无效。

闫宏微终于认命了,上天没有给她活路。

后来,那些可恶的癌细胞还在扩散,2019年3月18日,35岁的闫宏微与世长辞。

对于丈夫和女儿来说,闫宏微就像那条小金鱼一样,永远长眠于地下了。

结语

我只想活着,这是闫宏微患癌后的唯一心愿。

哪怕被化疗摧残地千疮百孔,她也一心想着活下去 。

可是,命运不曾放过她,这段与癌症的战斗,闫宏微还是遗憾落败。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