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塘 > 杂谈 > 正文

​《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这部印度主旋律电影竟然没有载歌载舞

2025-08-19 18:13 来源:网络 点击:

《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这部印度主旋律电影竟然没有载歌载舞

一说起印度电影,你的脑海里是不是自动被按下了PLAY键,播放起印度神曲了呢?要是一部印度电影里没有出现歌舞表演,还真让人有点不习惯呢。

是不是看了一部假的印度电影?人们往往会这么问。然而这部号称是印度主旋律电影的《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竟然没有了我们熟悉的歌舞,他们不再跳了,不再唱歌了,取而代之的是荧屏硬汉。

印度的硬汉们还是很MAN的,浓密的络腮胡子、高挑挺拔的身材、坚实紧致的肌肉……

印度大兵们嗷嗷叫着奔赴战场,口里喊着“印度万岁”的口号,手里提着冲锋枪,严峻的脸上透漏着坚毅的目光……

等等,电视里阅兵式上那欢快的夸张动作怎么不见了?那画风清奇的行进队列呢?

哦,现在是在打仗呢,要想不成为敌人的靶子,咱们还是低调一些为好。据说,这部印度电影《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取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

2016年9月19日清晨,四名巴基斯坦武装人员攻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首府附近的乌里小镇,目标是驻扎在镇上的一座临时印度军营。

印度军方在11天之后迅速发起外科手术式还击,印度特种部队穿过印巴边界进入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打击怀疑是策划乌里袭击的恐怖分子。

对本次“外科手术”,全印度举国欢腾、欢欣鼓舞,于是这一英勇事迹就被搬上了银幕。

原来这部电影是情景再现呢,它真实还原了印度士兵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复仇心理,犯我边境者,虽远必诛。

可是入侵的敌人只有四个,却杀伤了印度36人,而且就算敌方是偷袭,那也是以印度的军事营房为目标,并没有针对平民。如果印度大兵想以此为理由大规模还击,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于是优秀的印度领导们几经开会研究对策,排除了万难,终于制定了一个外科手术式战术,即派遣特种部队,穿过印巴边界进入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打击怀疑是策划乌里袭击的恐怖分子。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手术的整个过程。先是集结了一批敢打硬仗的队员,让他们各自给家里发一条报平安的短信,告知自己要消失一阵,万勿担心。然后手机收走,开始喊口号:印度必胜!印度是不可战胜的!印度一定要消灭任何入侵的敌人!

接着特种部队接受战前特训,然后在一个深夜全体都有坐直升机准备空投至目标位。

但是在直升机接近国境线时,突然接到线人的报告,敌人增加了一台雷达,一旦发现不明物体就可能发射导弹空中击毁。难道以前这块地方是雷达盲区?

直升机奉命返回,特种部队队长心有不甘,他决定带着队伍从地面进入展开跨境攻击。

印度军队杀入巴基斯坦后如入无人之地,恐怖分子们都在梦乡里就被干掉了,偶有反抗的交火也不怎么激烈。

可是恐怖分子的头目怎么一直没找到?这不科学呀。按照之前的GPS定位,他应该在呀。在对一个俘虏严刑拷打下,队长发现原来头目正通过摄像头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于是队长决定顺藤摸瓜,沿着摄像头的电缆线去找他。

队长发现一个摄像头就一枪爆了它,一枪一个,直到在一个小黑屋门前发现了头目的踪迹。这个头目看前眼前雪花乱闪的监视荧屏,似乎懵掉了,这谁呀?不知道这套设备老贵了,打坏了赔得起吗?

两个对手就这样在小黑屋里来了个王对王,大家放下了手中的枪,友好地进行切磋,用拳头开展对话。

这个队长还差点被头目勒死,幸亏在最后关头展开扣眼大法,用手指戳瞎了对方,才让自己揣过气来。

接着队长怒了,后果很严重,他抽出随身带着的匕首,高高地举起,嘴里说出一番代表正义的台词,然后英勇地插入头目的胸口。枪战片在此时变成了动作片,毫无违和感,观众都被感动了。

接着印度特种部队开始后辙,在归途中遭到了敌机的攻击,离他们头顶只有几十米高的敌机用高速重机枪对着他们不停地抛撒子弹,却怎么也打不到他们,难道每个人都头带主角光环了?

最后印度人派了一架直升机飞过来干掉了敌机,英勇的士兵得救了,只是没人知道这架越过边境线的直升机怎么没有引起雷达的注意,难到敌人的导弹哑炮了?

全剧以印度最终获胜而告终,让我们切切实实地观看了一场来自印度医院门诊部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