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塘 > 杂谈 > 正文

​王朝之殇:生于不义死于耻辱的短命王朝—后汉

2025-10-19 04:02 来源:网络 点击:

王朝之殇:生于不义死于耻辱的短命王朝—后汉

后汉(947年~950年),五代十国时期由刘暠(本名刘知远)建立的王朝,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

刘知远早年是唐明宗部下的偏将,因为在战争中救过石敬瑭的命,遂成为石敬瑭的亲信。石敬瑭任后唐的河东节度使时,刘知远是节度押衙。石敬瑭当上后晋皇帝后封他为侍卫亲军都虞候,领保义军节度使,后来又很快升任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禁军的最高统帅。天福六年(941年,契丹会同四年),刘知远任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

石敬瑭当了七年儿皇帝,于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去世。养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后晋出帝,刘知远也迁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晋高祖石敬瑭死后,刘知远预感到天下将要大乱,所以着力经营太原。为加强自己的实力,他处死了吐谷浑首领白承福,夺取了大量的财富及数千匹良马。

刘知远

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率军南下,大军直抵澶州,派蕃将伟王领兵进入雁门关。刘知远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大破伟王,累迁太原王兼任北面行营都统,北平郡王、太尉,之后诛杀吐谷浑白承福等五支部族共四百人,以另一部族的王义宗统领五族中其余的人,又在朔州阳武关再破契丹。刘知远在这段时期的主要意图是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因此对朝廷的诏命半推半就,一方面不服调遣,作战中逗留不进,另一方面也主动出击。

契丹军南下攻打后晋兵临汴梁时,刘知远既不出兵救援,也不抗击契丹,而是冷眼旁观、静观其变。后晋开运四年(947年)正月一日,契丹进犯京师开封,俘虏了后晋少帝石重贵北去,后晋灭亡。他派人奉表于契丹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太宗呼其为儿,并赐与木拐,相当于中原王朝赐给重要大臣的几杖。当晋出帝石重贵一行被辽兵押解北上时,他假装悲愤,率亲兵说要营救晋出帝,实际走到寿阳便又转回太原。然后他亲率大军乘中原空虚之际渡过黄河,进入洛阳,杀死辽扶植的傀儡李从益母子,以绝人望。开运四年(947年)六月,刘知远进入开封称帝,改名为暠,改国号为汉,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蠲免赋税,大赦天下。

刘知远虽然称帝建国,但他的威望并不高,所以天下藩镇、军民大都口服而心不服,而耶律德光在撤军北伐后,依然在开封、邺都等地留下大量士兵,以协助亲辽派藩镇对抗后汉。正因如此,刘知远决定诉诸于暴力,通过杀戮来立威,令天下人再不敢质疑他的合法性。为此,刘知远在攻占开封后,一口气便杀死1500名辽国降卒,紧接着又在攻占邺都后,将守将张琏及其数十名部属全部处决。

正所谓“杀降不祥”,就在张琏等人遇害后不久,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便暴病而死。刘知远正式称帝建国仅有半年时间,是史上最“短命”的开国皇帝。

刘知远死后,其子刘承祐继位,史称汉隐帝。汉隐帝年幼,朝政被勋旧大臣杨邠、史弘肇、王章、郭威所把持,武夫掌权歧视文臣,遭致内部矛盾不断。朝中武夫悍将,个个专横跋扈,议论朝政时,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使汉隐帝难以忍受。李太后弟弟李业要求当宣徽使,刘承祐和李太后私下问杨邠,杨邠认为不可。刘承祐想立自己所宠爱的妃子耿夫人为后,杨邠又认为不可;耿夫人去世,将用皇后的礼节安葬,杨邠又认为不可。因此刘承祐大怒,左右又谗言诬陷,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忍无可忍的刘承祐在朝堂上诛杀杨邠,随后夷灭其全家,同日又将王章、史弘肇一并处决并灭族,唯独留下一个貌恭心狠的苏逢吉。

杨邠、王章、史弘肇贵为宰相,且是先帝任命的托孤重臣,如今在同一天被杀身灭族,举国上下为之震惊、哗然。此时,已经杀红眼的刘承祐,因为担心郭威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史弘肇的心腹)会作乱,于是指使供奉官孟业、镇宁节度使李洪义分别带兵去诛杀二人。然而,孟业、李洪义却将计划泄露给郭威和王殷,两人得知后悲愤至极,最终决定联合反叛。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十四日,郭威率兵渡河,刘承祐派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率兵抗拒郭威,又派宦官鸗脱侦察郭威的动向。鸗脱被郭威军抓住,郭威叫鸗脱奏请刘承祐把李业等人缚送军中。刘承祐拿着郭威奏章给李业等人看,李业等都说郭威的反状已明,就把郭威在京的家属全部杀死,包括郭威还尚在襁褓中的儿子。

郭威率军抵达汴京城下,刘承祐到城外刘子坡观战,后汉军大败,第二天清晨又匆忙要逃回城去。不料开封尹刘铢据城不让其入内。刘承祐带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郭允明见形势危急将刘承祐刺死。郭威即位后,追谥其为隐皇帝。

后汉从建立到灭亡仅三年,历二帝,是五代十国里最短命的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和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